2012年2月10日

木馬道遺址

民國20~30年代,日本政府進行煤礦試採因而發現了內山有適合提煉焦炭的煤礦脈線與豐富的
林木資源,因此開創了內灣繼「製腦」後的「伐木、採礦」的產業文化時代。而「木馬」就是
當時內灣墾民以「伐木」為主要產業時期所普遍使用的一種「運材工具」。

山林工作者
雲霧濛濛的山林中,山林工作者用錙漉、大鋸等伐木工具一路開山闢路的工作。
原始林相中工作環境是非常粗重與險惡,山中的瘴氣與野生動物是防不勝防的,常威脅和考驗著
勞動者的體力與耐力,生活在那環境需要經驗的累積,才可安然度過許多危險。
大樹旁放置的米酒瓶,是平時工人的消遣和禦寒不可缺的必備品。
台灣山林中擁有許多珍貴木材如:檜木、梢楠、烏心石 等樹種。

木馬橋
所謂『木馬橋』也稱為木馬棧道橋,開墾山林者必須有路造路、無路搭橋,而每台木馬平均載運
二、三仟斤的木頭,有些木馬師父為了多賺一些,更是賣命,一次搭載四千斤左右的木材,而木
馬團隊通過時,少則十幾部,多則上百部,所以一般木馬橋的搭建困難度較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